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1244

会议视频 191

会议信息 75

会议专题 3

年份

2024 4

2023 103

2022 157

2021 173

2020 145

2019 80

2018 77

2017 80

2016 40

2015 39

2014 32

2013 45

2012 39

2011 52

2010 68

2009 60

2008 36

2007 24

2006 16

2005 34

展开 ︾

关键词

信息技术 41

颠覆性技术 33

智能制造 24

2020 22

关键技术 21

技术创新 21

仿真技术 18

农业科学 17

技术 15

技术预见 11

能源 11

三峡工程 10

发展 10

人工智能 9

发展趋势 9

增材制造 8

学术会议 8

技术路线 8

施工技术 8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微波无线能量收集技术——统一模型、自动化整流天线设计及前沿技术 Review

Si-Ping Gao, Jun-Hui Ou, Xiuyin Zhang, Yongxin Guo

《工程(英文)》 2023年 第30卷 第11期   页码 32-48 doi: 10.1016/j.eng.2023.05.019

摘要:

While sufficient review articles exist on inductive short-rang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WPT), long-haul microwave WPT (MWPT) for solar power satellites, and ambient microwave wireless energy harvesting (MWEH) in urban areas, few studies focus on the fundamental modeling and related design automation of receiver system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MWPT and MWEH receivers, with a focus on rectenna design automation. A novel rectifier model capable of accurately modeling the rectification process under both high and low input power is presented. The model reveals the theoretical boundary of radio frequency-to-direct current (dc)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and, most importantly, enables an automated system design. The automated rectenna design flow is sequential, with the minimal engagement of iterative optimization. It covers the design automation of every module (i.e., rectifiers, matching circuits,   antennae, and dc–dc converters). Scaling-up of the technique to large rectenna arrays is also possible, where the challenges in array partitioning and power combining are briefly discussed. In addition, several cutting-edge rectenna techniques for MWPT and MWEH are reviewed, including the dynamic range extension technique, the harmonics-based retro-directive technique, and the 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 technique, which can be good complements to the presented automated design methodology.

关键词: 微波无线能量传输     微波无线能量收集     统一整流器模型     自动化整流天线设计     新兴整流天线技术    

用于无线供电物联网感知的电小尺寸惠更斯整流天线综述 Review

蔺炜, Richard W. Ziolkowski

《工程(英文)》 2022年 第11卷 第4期   页码 42-59 doi: 10.1016/j.eng.2021.08.025

摘要:

远场无线电力传输(WPT)是一项重大突破性技术,它将支持许多预期中泛在的物联网(IoT)应用,而这些应用与第五代(5G)、第六代(6G)及以上无线生态系统相关。整流天线整流电路和天线的组合,是远场WPT系统中最关键的组件。然而,紧凑型应用设备需要更小的集成整流天线,这些天线要同时具有大的电磁波捕获能力、高交流(AC)到直流(DC)转换效率,及促进多功能无线性能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各种整流天线的小型化技术,如曲折平面倒F天线(PIFA)整流天线、小型化的基于单极和偶极的整流天线、分形环和贴片整流天线、介质负载整流天线和电小尺寸近场谐振寄生整流天线。本文介绍了一系列高性能电小型惠更斯整流天线,包括惠更斯线极化(HLP)和圆极化(HCP)整流天线、基于这些设计的无线供电IoT 传感器以及双功能HLP整流天线天线系统。

关键词: Antenna     Array     Cardioid pattern     Electrically small antenna     Huygens dipole antenna     Internet of Things (IoT)     Rectenna     Rectifier circui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能源新技术新兴产业发展动态与 2035 战略对策

张博,孙旭东,刘颖,彭苏萍

《中国工程科学》 2020年 第22卷 第2期   页码 38-46 doi: 10.15302/J-SSCAE-2020.02.006

摘要:

技术创新深刻影响着全球能源工业的转型发展,发展能源领域新兴产业是立足我国国情现实,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实现技术创新驱动能源产业发展的需要本文界定的“能源新技术”不仅涉及可再生能源和核能领域,而且涵盖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转化与利用、能源传输以及终端用能等领域,是具有突破性或颠覆性的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能源新技术新兴产业的范畴与定位,分析了当前国内外能源新技术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研判了面向 2035 年的能源新技术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与技术方向,详细论述了“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新技术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与重点任务。建议设立 9 项工程科技攻关项目、 1 项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重大工程以及河北雄安新区和华南沿海地区两个能源新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区;完善能源新技术及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并入节能产业,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ldquo

关键词: 能源工业     能源新技术     新兴产业     2035    

大数据分析方法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预见中的应用

刘宇飞,周源,廖岭

《中国工程科学》 2016年 第18卷 第4期   页码 121-128 doi: 10.15302/J-SSCAE-2016.04.018

摘要:

作为创新战略管理工具,技术预见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学术界对技术预见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但是对不同路径的新兴产业进行技术预见,尤其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追赶型产业创新进行技术预见,仍是亟待深入探讨的理论难题。另外,大多数技术预见仍然以德尔菲法专家分析法为主,其制定过程主要还是依赖专家的知识经验,而缺乏客观的大数据支撑,在分析研究上往往偏向主观而缺乏信度和效度。本文将探索专利、文献等大数据应用于支撑我国新兴产业技术预见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关键词: 技术预见     文献计量     专利分析     大数据分析     新兴产业    

封装天线技术

张跃平

《工程(英文)》 2022年 第11卷 第4期   页码 18-20 doi: 10.1016/j.eng.2021.08.012

天线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综述 Regular Papers

Fei-yan TIAN, Xiao-ming CHEN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19年 第20卷 第12期   页码 1665-1697 doi: 10.1631/FITEE.1900405

摘要: 作为一种前沿的物理层技术,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允许多用户共享同一时空资源,因此增加了可接入用户数量,从而改善频谱效率。在第5代及未来无线通信网络中,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为实现大规模万物互联提供了可行方案。为解决这些问题,多天线技术凭借其在空间自由度上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本文针对多天线技术在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中各种各样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全面综述,主要强调其在消除空间干扰和降低实施复杂度上的优势。特别地,详细调查了多天线技术在两用户、多用户、大规模连接和异构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中的应用。最后,预测了未来相关研究方向与挑战。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接入;多天线技术;B5G;物联网    

基于LTCC技术与曲折线天线集成的封装天线系统

Gang DONG,Wei XIONG,Zhao-yao WU,Yin-tang YANG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16年 第17卷 第1期   页码 67-73

摘要:

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的与弯折线天线集成的封装天线系统。该系统采用曲折线贴片天线,封装层和层压多芯片模块(MCM)来集成集成电路(IC)裸芯片。弯曲线天线的带宽为220 MHz,中心频率为2.4 GHz,最大增益为2.2 dB,辐射效率超过其工作频率的90%。制作了集成了曲折线天线的封装天线系统,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

关键词: 封装天线(AiP),弯曲线天线,多芯片模块(MCM),低温共烧陶瓷(LTCC),    

未来医疗应用领域中天线技术面临的严峻挑战 Views & Comments

Koichi Ito

《工程(英文)》 2022年 第11卷 第4期   页码 15-17 doi: 10.1016/j.eng.2021.05.019

应用于5G/WLAN频段的MIMO手持天线 Correspondences

Yong CHENG, Jing LU, Bing-qing SHENG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20年 第21卷 第1期   页码 182-187 doi: 10.1631/FITEE.1900478

摘要: 提出一种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手持终端天线的工作频带为5G(3.4–3.8 GHz)和WLAN(5.150–5.925 GHz)。5G和WLAN频段的天线单元交错放置,尽量保证同频单元间距离较远,以减少天线元件间的耦合。所有天线元件回波损耗均大于6 dB。所有元件间隔离度大于14 dB。高频天线辐射效率大于50%,低频天线辐射效率大于40%。所有元件远场增益大于2.2 dBi。

关键词: 第五代通信系统(5G);手持天线;MIMO天线;去耦技术    

基于LTCC技术集成曲折线天线的封装天线系统

Gang Dong, Wei Xiong, Zhao-yao Wu, Yin-tang Yang,gdong@mail.xidian.edu.cn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16年 第17卷 第1期   页码 67-73 doi: 10.1631/FITEE.1500167

摘要: 目的:基于LTCC工艺,设计工作于2.4 GHz频段范围且满足性能指标要求的集成封装天线,同时设计封装腔体结构实现电路芯片的集成。创新点:设计了一种曲折线天线结构用以实现系统的小型化。在封装层腔体内引入一种叠层多芯片组件结构,提高了整体集成度。通过添加通孔及馈线结构减少天线与封装层内部芯片间的电磁耦合。方法:首先,基于LTCC的材料特性及设计的性能需要,设计一种曲折线形天线,并对其原理进行分析,对其回波损耗特性进行仿真(图3)。然后,针对封装天线集成电路芯片的需要,提出一种LTCC材料的多芯片组件结构(图8),同时在封装层内加入一定数量的金属通孔(图9),以减少天线与芯片间的电磁耦合。最后,将上述设计的天线与封装层结构整合在一起,并进行实际制作(图12),通过测试得到制作的封装天线系统的方向特性图(图13)和回波损耗特性曲线(图14)。

关键词: 封装天线;曲折线天线;多芯片组件;低温共烧陶瓷    

绿色低碳新兴产业成熟度评价方法研究

孙旭东,李雪松,张博,彭苏萍

《中国工程科学》 2020年 第22卷 第2期   页码 98-107 doi: 10.15302/J-SSCAE-2020.02.014

摘要:

今后10~15 年是我国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关键时期,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任务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也将面临重要机遇期。绿色低碳新兴产业以能源新技术、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为代表,其细分产业的技术特征、规模和发展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亟待开展与之对应的成熟度评价方法研究。研究建议:建立绿色低碳产业成熟度年度评价机制,组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信息的权威发布机构,加强我国新兴产业数据库建设及客观评价。

关键词: 绿色低碳     新兴产业     产业成熟度     能源新技术     节能环保     新能源汽车    

2019年新兴网络技术国际会议(ICENT 2019)

会议日期: 2019年09月20日

会议地点: 日本东京

主办单位: ACM-Singapore

交直流电力集成技术

马伟明

《中国工程科学》 2002年 第4卷 第12期   页码 53-59

摘要:

建立了新型电机的数学模型,为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查明了发电机整流系统特有的低频功率振荡的机理,得出了稳定判据及解决稳定问题的技术措施;通过合理设计,可控制直流电压的浮动范围;综合治理整流过程引起的交流谐波和直流脉动,提高了系统的EMC性能;巧妙地处理了系统的强非线性,从而得出了直流短路和交直流同时短路的冲击电流解析式;提出了根据整流装置输入、输出电压波形进行实时在线故障诊断的原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将定子3相绕组、12相绕组、整流装置、励磁系统、励磁调节器等集于一体,功研制出性能优良的交直流发电机,能同时提供高品质交直流电源,为独立电力系统的集成化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电力集成     双绕组交直流发电机     12相整流     交直流同时供电     独立电力系统    

后5G与6G天线系统技术演进与创新 Editorial

Bao-yan DUAN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20年 第21卷 第1期   页码 1-3 doi: 10.1631/FITEE.2010000

摘要: 为此,天线设计者和工程师需研究不同场景与应用中不同传输信道特性天线的性能。 4. 测量技术的变革 在5G时代,传统测量策略与方法、测试指标甚至概念可能不再适用于新的5G空口技术(OTA)。此外,通过探讨超表面天线的功能特性,展示了超表面天线技术天线创新设计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作为5G技术演进的延续,6G以其高数据速率、低延迟等特点备受关注。张建华等通过分析几种新兴6G技术和应用,阐述了6G信道模型的发展趋势,展望了6G信道测量和建模的未来发展方向。 MIMO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在当前及未来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章秀银等介绍了滤波天线的设计方法和3款与滤波天线技术密切相关的双频基站天线阵。由于该类天线的滤波结构与辐射器或馈线集成,故无需额外的滤波电路对天线进行滤波。提出的天线单元具有宽带和高效率特点,有望成为5G无线通信终端天线的候选方案之一。 5G技术演进推动了天线系统创新。

关键词: None    

极化可编程阵列天线 Article

陈定昭, 刘颜回, 李明, 郭攀, 曾卓, 胡俊, Y. Jay Guo

《工程(英文)》 2022年 第16卷 第9期   页码 100-114 doi: 10.1016/j.eng.2022.03.015

摘要:

可重构天线技术是未来无线通信和传感系统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众所周知,采用线极化(LP)可重构天线作为通信单元,可以从一组LP状态中选择更优的极化状态,从而提高通信链路的质量。本文提出了极化可编程的可重构天线阵列新概念,该阵列由多个具有有限极化数目的可重构天线单元组成。

关键词: 阵列天线     极化可编程天线     可重构天线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微波无线能量收集技术——统一模型、自动化整流天线设计及前沿技术

Si-Ping Gao, Jun-Hui Ou, Xiuyin Zhang, Yongxin Guo

期刊论文

用于无线供电物联网感知的电小尺寸惠更斯整流天线综述

蔺炜, Richard W. Ziolkowski

期刊论文

能源新技术新兴产业发展动态与 2035 战略对策

张博,孙旭东,刘颖,彭苏萍

期刊论文

大数据分析方法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预见中的应用

刘宇飞,周源,廖岭

期刊论文

封装天线技术

张跃平

期刊论文

天线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综述

Fei-yan TIAN, Xiao-ming CHEN

期刊论文

基于LTCC技术与曲折线天线集成的封装天线系统

Gang DONG,Wei XIONG,Zhao-yao WU,Yin-tang YANG

期刊论文

未来医疗应用领域中天线技术面临的严峻挑战

Koichi Ito

期刊论文

应用于5G/WLAN频段的MIMO手持天线

Yong CHENG, Jing LU, Bing-qing SHENG

期刊论文

基于LTCC技术集成曲折线天线的封装天线系统

Gang Dong, Wei Xiong, Zhao-yao Wu, Yin-tang Yang,gdong@mail.xidian.edu.cn

期刊论文

绿色低碳新兴产业成熟度评价方法研究

孙旭东,李雪松,张博,彭苏萍

期刊论文

2019年新兴网络技术国际会议(ICENT 2019)

2019年09月20日

会议信息

交直流电力集成技术

马伟明

期刊论文

后5G与6G天线系统技术演进与创新

Bao-yan DUAN

期刊论文

极化可编程阵列天线

陈定昭, 刘颜回, 李明, 郭攀, 曾卓, 胡俊, Y. Jay Guo

期刊论文